■來源/陽江日報 本報記者/趙 慧 特約通訊員/任汝光
“成就享譽全球的中國民族品牌;做刀剪產業的領導者……”走進位于陽東區五金刀剪產業園的廣東拓必拓有限公司,醒目處赫然書寫著公司的使命和愿景。去年10月,拓必拓在新三板掛牌上市,成為我國首家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的刀剪企業,拓必拓也因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目光。這家2009年誕生的刀剪企業,如何在“中國刀剪之都”的陽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,公司董事長周鴻鋒說,從“代工”思維中跳出來,專注品質、專注高端、專注用戶體驗。
差異化發展提升產品附加值
刀剪產業是陽江的傳統產業,2009年,一心想做實業的周鴻鋒把目光投向陽江,開啟了自己在異鄉的刀剪創業之路?!爱敃r刀剪行業競爭還不太激烈,但不少從業者‘家庭作坊’觀念很重,且大多沒有核心競爭力,多是為境外品牌代工?!泵鎸@樣的大環境,周鴻鋒想走一條不一樣的路,他從產品品質入手,開始做自己的高端品牌。
在辦公室,周鴻鋒隨手拿起一把小型戰術刀,甚是自豪地說:“這把小刀我們在國外賣200美金,它擁有多個專利,深受玩家的喜愛?!苯浿茗欎h介紹,我們目瞪口呆,一把手掌大小的小刀可以賣到如此價格,這對于陽江許多刀剪企業而言,是難以企及的。
“我們的成本可能比別人高15%,如果以價格競爭,毫無優勢,但在大眾越來越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今天,品質之路雖難,但堅持下來就是屬于自己的可持續發展道路?!敝茗欎h回憶說,初做刀剪時,去國外參展屢受打擊,在不少外國客商觀念里,中國生產的就是低端廉價產品,這讓他勵志要打造自己的高端品牌,改變這部分群體對中國刀剪的看法。
“讓自己的品牌走到國際市場很難,但這種發展的‘陣痛’必須要經歷?!?周鴻鋒說,公司50%的產品銷往海外,每年都會投入大筆經費在創新研發上,如今拓必拓擁有1項發明專利、14項外觀設計專利,這些逐漸成為了在國際市場上立足的底氣。
從制造思維轉向互聯網思維
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,消費者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越來越凸顯,賣方市場已向買方市場過渡?!耙郧伴_發設計一款產品,基本憑借經驗,制造什么就賣什么,現在更注重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?!敝茗欎h介紹,在“大數據”作用顯著的今天,網民的喜好可以被精準分類,公司會根據互聯網大數據收集用戶需求,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設計和生產,這是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大數據營銷。
除了借助互聯網細分消費者,拓必拓還通過互聯網與全球40多位設計師簽訂合作協議,在周鴻鋒看來,國外已有一兩百年的“玩刀”歷史,許多設計師本身就是這個圈子的明星,擁有自己的粉絲,除了自身的設計團隊,通過與這些國外設計師合作,可以將中西方文化與刀融合,豐富設計品類。
“喜歡刀的可能也喜歡手電筒,把用戶需求體驗抓好,就會不斷涌現商機?!敝茗欎h說,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細分市場,使得用戶專業性更強,也可提供專業的用戶體驗,這樣既能不斷改進產品,也可留住顧客。
從產品創新擴至全流程創新
通過對用戶體驗的追蹤跟進,為產品創新不斷提供靈感。在周鴻鋒看來,創新不應該僅僅停留于生產制造的狹義范疇,而應是廣義的創新,延伸至工藝流程、品牌推廣,甚至企業內部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創新。
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創新,但當前許多人對創新的理解還停留在產品階段,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,企業的制度化、流程化、標準化、信息化、平臺化等的建設和創新也非常重要?!敝茗欎h說,陽江刀剪產業不缺少技術,但缺少創新氛圍和創新人才,技術是分散的,企業與企業之間是相對封閉的,如何將這些分散的技術集合起來并進行標準化,這就需要懂管理的人來操作,那就需要創新性人才。
周鴻鋒將公司的每一次變革歸結為“摸著石頭過河”,但卻有十分清晰的方向?!巴仄放啤笔峭乇赝禺斍暗闹髌放?,下面還有許多細分的品牌,周鴻鋒希望通過掛牌新三板,開拓視野,并借助資本力量實現企業變革;成就享譽全球的中國民族品牌。